![]() | |
- 學校簡介 | ![]() |
- 歷任領導 | ![]() |
- 機構設置 | ![]() |
- 大事記 | ![]() |
- 校園地圖 | ![]() |
- 交通指南 | ![]() |
![]() |



![]() | |
- 學校簡介 | ![]() |
- 歷任領導 | ![]() |
- 機構設置 | ![]() |
- 大事記 | ![]() |
- 校園地圖 | ![]() |
- 交通指南 | ![]() |
![]() |
![]() | |
- 課程建設 | ![]() |
- 課題研究 | ![]() |
- 產(chǎn)學研 | ![]() |
- 技能大賽 | ![]() |
- 教務管理系統(tǒng) | ![]() |
- 實習實訓 | ![]() |
- 信息化 | ![]() |
- 人才培養(yǎng)方案 | ![]() |
![]() |
![]() | |
- 機電設備電氣控制技術基礎 | ![]() |
- 中職數(shù)學課程資源網(wǎng) | ![]() |
- 會計應用技術實訓精品課程 | ![]() |
![]() |
![]() | |
- 科技活動 | ![]() |
![]() |
![]() | |
- 網(wǎng)絡基礎設施 | ![]() |
- 信息化成果 | ![]() |
- 首批江蘇省智慧校園 | ![]() |
- 職業(yè)院校數(shù)字校園建設實驗校 | ![]() |
![]() |
![]() | |
- 3+4人才培養(yǎng)方案 | ![]() |
- 高職人才培養(yǎng)方案 | ![]() |
- 中職人才培養(yǎng)方案 | ![]() |
![]() |
![]() | |
- 招生就業(yè) | ![]() |
- 實習工作 | ![]() |
- 產(chǎn)教融合 | ![]() |
- 校友風采 | ![]() |
- 聯(lián)系我們 | ![]() |
![]() |
![]() | |
- 通知公告 | ![]() |
- 招生指南 | ![]() |
- 就業(yè)指導 | ![]() |
- 青春留常 | ![]() |
- 招聘信息 | ![]() |
![]() |
![]() | |
- 規(guī)章制度 | ![]() |
- 實習管理 | ![]() |
- 反饋監(jiān)督 | ![]() |
![]() |
![]() | |
- 校企合作 | ![]() |
- 產(chǎn)業(yè)學院 | ![]() |
- 產(chǎn)教共同體 | ![]() |
![]() |
![]() | |
- 就業(yè)創(chuàng)業(yè) | ![]() |
- 校友風采 | ![]() |
![]() |
![]() | |
- 德育管理 | ![]() |
- 德育品牌 | ![]() |
- 德育隊伍 | ![]() |
- 德育活動 | ![]() |
- 五心公寓 | ![]() |
- 心靈驛站 | ![]() |
- 學生發(fā)展 | ![]() |
- 班主任工作室 | ![]() |
![]() |
![]() | |
- 學籍管理 | ![]() |
- 常規(guī)管理 | ![]() |
- 相關表格 | ![]() |
![]() |
![]() | |
- 數(shù)字經(jīng)濟·花開并蒂 | ![]() |
- 軟件數(shù)據(jù)·底色德育 | ![]() |
- 藝術設計·藝成德育 | ![]() |
- 智能制造·智匯德育 | ![]() |
- 新能源·和悅德育 | ![]() |
- 應用技術·三實德育 | ![]() |
![]() |
![]() | |
- 德育工作坊 | ![]() |
- 班主任成長營 | ![]() |
![]() |
![]() | |
- 成人系列 | ![]() |
- 成長系列 | ![]() |
- 成才系列 | ![]() |
- 成功系列 | ![]() |
![]() |
![]() | |
- 管理制度 | ![]() |
- 活動開展 | ![]() |
- 宿舍文化 | ![]() |
![]() |
![]() | |
- 成長中心 | ![]() |
- 生命關愛 | ![]() |
- 指導幫助 | ![]() |
![]() |
![]() | |
- 學生獎助 | ![]() |
- 評優(yōu)評先 | ![]() |
- 應征入伍 | ![]() |
- 家校共育 | ![]() |
![]() |
![]() | |
- 程玨名班主任工作室 | ![]() |
- 劉露萍名班主任工作室 | ![]() |
- 丁奕名班主任工作室 | ![]() |
- 高文卓名班主任工作室 | ![]() |
- 蔣劍萍名班主任工作室 | ![]() |
- 徐軍平名班主任工作室 | ![]() |
- 黃英名班主任工作室 | ![]() |
![]() |
![]() | |
- 王猛名師工作室 | ![]() |
- 耿淬名師工作室 | ![]() |
- 宗建成名師工作室 | ![]() |
- 陶衛(wèi)東名師工作室 | ![]() |
- 金月昌名師工作室 | ![]() |
- 單艷芬名師工作室 | ![]() |
- 楊昕名師工作室 | ![]() |
- 黃秀娟名師工作室 | ![]() |
![]() |
![]() | |
- 國鈞講堂 | ![]() |
- 國鈞人物 | ![]() |
- 學校視頻 | ![]() |
- 辦學理念 | ![]() |
- 校園組歌 | ![]() |
- 藝術展廳 | ![]() |
- 校園時評 | ![]() |
![]() |
![]() | |
- 網(wǎng)絡教學平臺 | ![]() |
- 精品課程 | ![]() |
- 應用軟件 | ![]() |
- 商貿類軟件 | ![]() |
- 圖片庫 | ![]() |
- 鵬達網(wǎng)絡辦公 | ![]() |
- 移動云盤空間 | ![]() |
![]() |
![]() | |
- 超星泛雅平臺 | ![]() |
- 鳳凰創(chuàng)壹平臺 | ![]() |
- 中職數(shù)學資源網(wǎng) | ![]() |
![]() |
![]() | |
- 網(wǎng)絡組建與應用 | ![]() |
- 機電設備電氣控制技術基礎 | ![]() |
- 會計應用技術實訓精品課程 | ![]() |
![]() |
![]() | |
- 視頻點播 | ![]() |
- 一卡通考勤 | ![]() |
- 一卡通使用指南 | ![]() |
- 國示范軟件 | ![]() |
- 協(xié)同辦公手機APP | ![]() |
![]() |
![]() | |
- 物流單證比賽系統(tǒng) | ![]() |
- 報關實訓基地 | ![]() |
- 出入境報檢實訓平臺 | ![]() |
- 世格外貿單證教學系統(tǒng) | ![]() |
- 世格外貿實習平臺 | ![]() |
- 世格國際貨代實訓平臺 | ![]() |
- 世格商務英語函電理實一體化教學平臺 | ![]() |
- 財經(jīng)實訓教學平臺 | ![]() |
![]() |
![]() | |
- 國際理解教育項目 | ![]() |
- 財會高水平示范性實訓基地建設 | ![]() |
- 創(chuàng)勝教育集團 | ![]() |
- 數(shù)據(jù)采集 | ![]() |
- 現(xiàn)代企業(yè)數(shù)智化經(jīng)營虛擬仿真實訓基地 | ![]() |
![]() |
引子:一天早上,某學生沒有佩戴胸卡,正巧被值班老師看見,老師提醒他并要求他佩戴胸卡進校,該同學認為老師小題大做。
為進一步規(guī)范學生日常行為管理,營造“安全、文明、和諧”校園環(huán)境,培養(yǎng)學生良好職業(yè)道德和職業(yè)素養(yǎng),學校很早就制訂并實施學生胸卡佩戴制度�!皩W高為師,德高為范”,老師也養(yǎng)成自覺佩戴胸卡的習慣。一時間,全校師生員工佩戴胸卡,成了校園一道風景線。
學校要求學生在日常學習中佩戴胸卡(體育課、實訓課除外),絕大部分學生能夠做到。然而在日常檢查中,仍會出現(xiàn)一些不盡如人意的現(xiàn)象。如極個別學生缺乏佩戴意識;個別學生冒名頂替;個別學生沒有卡帶卡套;還有些學生在胸卡貼上DIY等。
然而佩戴胸卡,并非是小題大做,它在我校具有多重作用。首先,胸卡是師生身份的象征,佩戴胸卡,可以增強“學生角色意識”;其次,還能夠辨別進入學校的外來人員;再次,佩戴胸卡,方便師生在校期間的學習和生活,充當用餐時的飯卡和洗澡時的浴卡(一卡通);佩戴胸卡還可培養(yǎng)學生的職業(yè)素養(yǎng)。
因此,佩戴胸卡不光是學校培養(yǎng)學生良好職業(yè)道德和職業(yè)素養(yǎng)的需要,也是師生日常生活方便的需要。既然有這么多好處,為何總有部分學生不能按要求帶胸卡呢?甚至個別學生還比較抵觸呢?
解決問題之前,我們要搞清楚問題之所在,要從源頭分析學生不帶胸卡的心理。
1.學生的逆反心理。青少年學生正處在接受家庭、學校教育階段,由于閱歷和經(jīng)驗不足,在認知事物和看問題時出現(xiàn)認識上的片面和較大偏差,因而易與家長、教師、教育者的意向不同。當人們的意向不一致時,彼此間為了維護自尊,就會對對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態(tài)度和言行。
2. 師生思維差異。班主任老師平時工作都很忙,對于佩戴胸卡,很多班主任老師僅僅告知學生學校有此規(guī)定,對佩戴胸卡的目的、意義,往往因會疏忽而沒把道理與學生講透徹。就學生而言,由于他們的年齡特點,也會經(jīng)常遇上弄丟胸卡、忘記佩戴胸卡等讓他們覺得麻煩的事。此外,他們的審美觀點與成人也有明顯區(qū)別,這就會促使他們去對胸卡進行DIY或一些小小“改造”。
3.學生覺得帶胸卡是小事。學生狹隘地認為來學校就是學習知識和練就技能的,諸如佩戴胸卡之類小事無足掛齒,無需做好。
怎么解決學生抵觸或者不帶胸卡這一行為呢?
首先,教師在教育學生前要先學會傾聽學生心聲,找到問題切入點。針對學生中出現(xiàn)的上述現(xiàn)象,我多次與不同專業(yè)、不同年級學生交流,發(fā)現(xiàn)大部分學生認為佩戴胸卡是必要的。一些學生認為學校的胸卡設計上有問題,有些學生性格內向不愿意自己的照片外露,有些學生天生就喜歡DIY。我把自己與學生交流的真實感受與想法告知本班學生,得到了大家共鳴、信服,佩戴胸卡問題也就不成問題了。
其次,開展辯論,讓學生組成正反兩方辯論帶胸卡的利與弊,加深胸卡佩戴在頭腦中的印象。這樣不但強化了學生的佩戴意識,而且還提高了他們的辯論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。
雖然佩戴胸卡看起來是件小事,但作為學校的規(guī)章制度,全體師生就應該遵守,教師更要起模范帶頭作用,身教重于言教。它不僅是我校規(guī)范管理的體現(xiàn),也是校園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