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27日下午,信息(物聯(lián)網(wǎng))工程系宋芝佳老師在圖文樓報告廳A,為即將走向畢業(yè)崗位的18級同學作了題為“如何克服社交焦慮”的講座。
社交焦慮,是一種在與人交往時覺得不自然、不舒服,甚至是感到緊張苦惱的情緒體驗。在講座的開始,宋老師為大家解析了社交焦慮的三個層次,分別為社交尷尬、社交焦慮和極度羞怯,焦慮程度越深,對社交影響就越為嚴重。社交焦慮對人的影響有正反兩面,正確地看待社交焦慮,發(fā)揮它的好處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。
宋老師通過一個測試,與同學們一起檢測自己的社交焦慮程度。測試下來,不同同學有不同程度的社交焦慮,宋老師和同學們分享了過去十年自己不斷挑戰(zhàn)自我的經歷,向同學們證明社交焦慮是可以通過實踐降低的,并通過兩個心理學實驗,介紹了克服焦慮的兩種方法:一是實踐,二是“認知行為療法”。
宋老師介紹,其中首要的是對付我們頭腦當中的內在評判。作為學生,在課堂上發(fā)言時,我們是當事人也是“吃瓜群眾”,坐在下面和站在臺上是完全相反的心情。我們總會低估自己,而高估別人對自己的重視。其實不用擔心別人對你的看法,要學會更柔和地、善意地對待自己,人性都是共通的,要與人為善、敞開心扉,至于能夠回報多少其實并不重要。其次是結構化角色扮演,宋老師向我們介紹了知名喜劇演員周星馳的經歷,他在生活中是極為內向的性格,而當他拍攝進入到角色時,人們就完全感受不出他的內向。在社交中進行結構化角色扮演,就能夠有效地幫助我們減少社交焦慮。
通過這次講座,同學們意識到擁有社交焦慮并不可怕,重要的是學會接受自己,拒絕、逃避社交只會錯過更多機會。當我們保持善良,保持溫暖,擁抱自己,擁抱挑戰(zhàn),以成長視角證實社交焦慮,不斷突破自我,我們就能擁有自信陽光的社交心態(tài)。